兴庆区:古今交融镌刻城市新魅力
欣赏光影秀、逛特色街巷、尝特色美食……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让原本就热闹的鼓楼-玉皇阁核心文化片区又火了一把。兴庆区以场景营造、主题业态、演艺矩阵、夜游产品为实施路径,将该片区规划为“一带一轴五巷”,塑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当前兴庆区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改造项目,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修复保护、更新设施、植入业态,重塑老城风貌,赓续城市文脉,这些交织着烟火气、文化味、历史感、潮流味的景观,正成为游人青睐的新打卡地。
历史感新潮味,充满吸引力
夜幕降临,随着雄浑厚重的音乐响彻上空,一束束光影投射在鼓楼、玉皇阁上,勾勒出飞檐斗拱的轮廓。炫彩流光在青砖灰瓦和雕梁画栋上时而汇聚碰撞,形成一幅幅重峦叠嶂、游云飞鸟的巨幅画卷,时而游动追逐,散落成璀璨光斑。附近,挺拔的树木在夜色中与灯光、装饰融为一体,街头巷尾挂满了五彩缤纷的灯饰,此刻的鼓楼—玉皇阁核心文化片区不仅是历史的承载者,更成为不少人心中具象的文化符号,大批群众聚集在此,掏出手机、相机记录精彩画面。
周边的五条巷子也重新“打扮”,葡萄酒主题的“靠葡”街、潮流时尚的糖街、咖啡主题的大咖巷、市井烟火的辣巷和松弛治愈的闲巷,一巷一名、一砖一瓦、一步一景……采用“微改造、精提升”的更新方式,通过艺术装置、特色业态的植入,将老街进行线路串联、品牌提升、资源整合,一方面加速了文旅和商业的跨界融合,另一方面也让人们重拾地方记忆,把老传统和新潮流的“味道”调剂好,成为吸引游客流量密码的关键。
趁着周末假期,很多人以休闲漫步的方式,享受惬意时光,感知悠久历史文化。开在大咖巷的觅棠里咖啡馆,主理人温馨将艺术装置及画作精心布置在各个角落,店内显得格外有意境,“街巷改造后生意好多了,我们没做宣传,每天上门打卡的人挺多的。”对于她来说,咖啡只是载体,她更想通过这样的空间营造,让大家感受历史文化的分量。
人流熙攘,美食飘香,漫步至辣巷,手工粉、砂锅、辣椒饼、辣糊糊、凉皮等美食小吃应有尽有。“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后再逛街品美食,从白天转到晚上都不觉得腻。”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胡琦贤的行程满满当当。
新发展新气象,丰富文化供给
巍峨古朴的承天寺塔见证时代变迁,气势恢宏的南薰门讲述历史风云……目前兴庆区拥有87处文物古迹,这些独具特色和重要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步入进宁南街,宛若进入铺展开来的一幅历史画卷,抬眼远眺承天寺塔,韵味十足。承天寺塔为11层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各层檐角石榴状的铁柄上挂有铁铃,微风吹过,铃声悠扬,整座塔雄浑挺拔,掩映在绿树之间。
沿着上海路来到海宝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水,这里有飞翔的鸟儿、茂盛的树木、争艳的花朵、干净的跑道以及园子里的桥和廊,是银川人的一处“生态福地”。距其不远的海宝塔也十分显眼,线条明快、层次丰富、挺拔粗犷,吸引众多游客。
旅游的火热离不开文化的“活化运用”,让千百年之美可寻可感,也让历史与现代相映相融。兴庆区在坚守“保护优先”的基础上,深度开展历史文化名城改造项目,探索创新历史文化遗存活化利用机制,推动历史文化功能完善、产业升级,智慧导览、沉浸式漫游等多项举措,给游客带来更多更炫的新体验。
明长城是明代北部边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设施,兴庆区境内的长城由河东墙和黄河东岸“长堤”组成,2010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兴庆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旅游廊道(兴庆区段),修建了观景台、木栈道,增设了休憩坐凳、生态停车场,如今这里既是一道生态屏障,更是一条文化纽带,让长城文化“被看见、被读懂、活起来”。
“当‘诗和远方’走到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副局长石晶说,一直以来,兴庆区高度重视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和重要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演艺”“文化+研学”等产品不断涌现,实现“让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多滋味浓,获得群众点赞
前段时间,“我记忆中的银川老城”摄影展在银川吾悦广场和海宝公园举行,通过新旧对比的形式将100组作品进行展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银川老城的文化遗迹、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及生态美景。
在吾悦广场展览现场,观看展览的摄影爱好者、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这组作品上半部分展示的是上世纪50年代时的银川德胜门,下半部分是现在那里的夜景。”摄影爱好者李本建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老银川”,他希望通过镜头让大家了解更多这座城市的历史,展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山西太原来的游客赵丽丽被一幅幅作品吸引:“这里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好看的好学的,文化底蕴丰富。”
市民樊先生展示了家人的合照,一张拍摄于1978年,另一张拍摄于今年,当年稚嫩的孩童已家庭美满、事业有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见证了老城区的发展,在守正原有历史文脉基础上出新,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他说。
“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历史,一种深厚的文化基因。”石晶表示,希望通过展览,让大家跨越地域、时空的限制,让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文博场馆,展览讲座丰富多彩;影院剧院,文艺作品精彩纷呈;老城旧巷,民俗展演各具特色……在兴庆区,一项项基础设施,一串串亮点数据,一张张市民笑脸,正是历史文化名城改造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见证。
“历史资源是兴庆区发展的文化根脉,展示形象的魅力之窗,我们将以开放性的思维搞好规划,用特色吸引人、留住人,让老城兴庆不断释放新的生机活力。”石晶谈道,通过保护和开发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兴庆区彰显了文化魅力,人民增强了文化自信,也给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