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新”产业 逐风破浪向“新”行

    发布日期:2024-08-23

昆工恒达(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kVAh新型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威力传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


晶钰新材料年产10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


今年以来,银川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聚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链主”“标杆”企业发挥牵引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形成从产业链集群向产业集群发展的集约高效发展体系。如今,“三新”产业呈现出加速聚集、争先攀高的良好态势,正成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抓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动能

走进宁夏晶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各条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只需要在控制面板配合和“监督”。截至6月底,宁夏晶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2024年完成投资1.6亿元。目前,生产厂房、废水站已完工,正在进行弱电施工,安装调试完成17条金刚线生产线。

金刚线是制备半导体级晶圆片、蓝宝石衬底片、光伏硅片等的核心辅料。“在银川市政府和我们企业的各方努力下,我们年产10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今年顺利投产,第一批产品于5月初顺利下线,意味着项目已从建设期步入调试生产期,进一步补全了银川市硅材料产业链中没有金刚线这一重要辅材的短板,为银川建设‘中国新硅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宁夏晶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建亮说。

对于企业而言,项目的投产让企业在新材料板块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在银川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下半年,我们在原有产能提升的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升级,新增投资3.5亿元打造金刚线细线化项目,助力银川高质量发展。”丁建亮说。作为宁夏晶钰新材料的母公司,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开始,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先后投资建设了“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项目”、“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晶片切磨抛智慧化”等8个项目,企业打造的宁夏新材料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今年7月中旬,宁夏旭晶PV级石英型材及器件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300吨石英器件及型材产能,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2023年,企业在宁夏布局的6家公司总体营收近50亿元,实现税收超3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宁夏光伏产业强链、补链贡献了力量。”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伟说。

通过优化“软环境”、增强“硬实力”,银川市先后引进了隆基绿能、TCL中环、晶盛机电、天通银厦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为发展“三新”产业和打造“三都五基地”添砖加瓦。

抓产业转型 点燃发展新引擎

8月21日,在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栋栋单体建筑拔地而起,建设单位加班加点抢工期赶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总投资50亿元的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是今年自治区、银川市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们企业上市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涵盖风力发电、增速器零部件、智慧加工、智能检测、自动装配线、智慧物流等全流程制造,同时,还搭建数字化增塑剂研制平台,开展大功率陆上、海上风电双汇增速器研制。”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晓薇介绍。

建成后,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可满足我国大兆瓦陆上风电增速器市场需求,对推动地方装备制造业升级、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家老牌银川本土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风电专用减速器、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风力发电偏航及变桨驱动等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常晓薇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4000台风力发电增速器的能力,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800个。其中,2024年计划投资10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4.2亿元。目前,联合厂房正在进行外立面侧板安装,综合办公楼正在进行十一层主体浇筑,预计10月设备进场安装,接下来,企业将在项目建设上分秒必争,大干快上,以决战之姿奋力冲刺三季度。

另一边,天地奔牛减速机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也热火朝天。项目建设减速机车间约为31000平方米,新增设备106台套,可形成7个柔性加工单元,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传动系统零部件和其他行业用减速器。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减速机量为1700台,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5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1亿元,已完成投资0.42亿元,项目厂房主体已完工,已进场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减速器实验台等各类设备40台套,正逐步调试投用。

抓产业创新 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能源产业,作为银川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银川优厚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更多链上企业“筑巢”。

在位于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年产2000万KVAh新型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抢工期、赶进度。“我们的产品比锂电池的安全系数更高、循环性能更好、技术更成熟,能实现可回收利用,更加环保。目前,我们已把项目的全产业链都放在了银川。”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理工”)董事长郭忠诚说。

风、光发电侧分布式储能、新能源充电储能、5G基站等通信储能、工业端高能耗企业储能、大数据中心储能、家庭用户储能……从民用到工业领域,创新让企业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昆明理工计划总投资24亿元,建设年产2000万KVAh新型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实施,首期实施年产1000万KVAh新型铅炭长时储能电池,主要建设内容为电池板栅车间、电池组装生产厂房、储能模块车间等,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

截至目前,部分主体已封顶,电池联合生产厂房、表处厂房完成85%,钢结构安装完成45%,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带动本地再生铅利用,提升循环产品应用水平。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贡献税收7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达200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近年来,立足自然禀赋、能源保障、集群发展等基础,银川市重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发展及“三都五基地”建设,“三新”产业产值增速连续两年超过50%。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服务成线,银川正在以“三都五基地”建设为抓手,打造支柱产业新优势,集聚新兴产业新动能。

激发内生动力 释放发展潜力

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银川向“新”出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创新求“变”,银川市通过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释放产业潜力。今年,银川市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围绕发展“三新”产业,全力打造“三都五基地”,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改革发展为动力,在抢占新赛道上,不断攻坚突破,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通过鼓励支持引导“链主”、“标杆”企业发挥牵引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形成从产业链集群向产业集群发展的集约高效发展体系;鼓励隆基、中环等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能,实现硅棒和硅片规模提升,助力“中国新硅都”建设;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提高新食品加工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一批新食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跃升、小微企业入规“三个”计划,加快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发展的新格局。

在银川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相信银川市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发展产业强市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勇扛重任、踔厉奋发,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击鼓催征逐梦行,脚步铿锵向前进,一往无前地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新篇章中奋力交出“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