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水平 推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取得新成效 ——《关于坚持和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 品牌实施方案》解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考察宁夏重要讲话和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银川市特制定《关于坚持和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实施方案》。
实施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凝心聚力红色家园建设
红色旗帜领航
把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融会贯通学好、悟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铸牢篇”“社会篇”“宁夏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红色堡垒夯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星级党组织考评、发展党员等政治审查全过程、各环节。
红色细胞赋能
实施书记领航工程,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打造“书记工作室”、基层治理实训基地,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分级分类培训和跨县(市)区“跟岗锻炼”机制。
实施各族群众和谐融居提升行动,着力推动空间互嵌和美家园建设
共建融居空间
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社区(村)为基础单元,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
共享优质服务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完整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建设服务设施完善、生活环境宜居、治理机制健全的完整社区。
共塑互嵌场景
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迁徙流动的社会条件,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实施各族群众精神相依提升行动,着力推动文化互嵌精神家园建设
伟大精神培根
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五史”、“五观”学习教育,推进“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文化润心铸魂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中华传统服饰展等活动。
文明新风促融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新时代少年选树推荐、宣传教育,开展“银川好网民”系列活动,推出《德耀银川·礼赞模范》、《我在银川挺好的》等新媒体产品,培育一批养老育幼等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
实施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提升行动,着力推动经济互嵌共富家园建设
强化产业利民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全力推行“党支部+”合作联营模式,支持社区(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物流配送等特色产业,推动形成上联行业、下联农户新格局。
深化就业富民
持续擦亮“就业在银川”品牌,扎实开展稳内拓外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十万大学生留银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就业增收计划。
办好实事惠民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办好民生“十心”实事,抓好畅行优停、美丽河湖、管线升级、城中村改造等工程。
实施各族群众协同治理提升行动,着力推动社会互嵌平安家园建设
多元共治筑和谐
持续深化“一核两端四化”治理机制,整合业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搭建“社区议事会”“楼栋微协商”等平台,推动居民“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精准对接,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激发社区内生动力。
法治护航保平安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通过法治宣传、以案释法等形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防范风险促稳定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等宣传教育。坚持底线思维,深化“扫黄打非”“正道”“新风”“护苗”等专项工作,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实施各族群众情感交融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心理互嵌幸福家园建设
宣传教育融心
常态化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持续深化“四项工程”,广泛开展“百场万人”宣讲活动。
“三项计划”融情
擦亮“红石榴”青少年交流品牌,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山川偕行”云队课、研学教育等活动,推广“行走的思政课”,举办“寻找银川最强石榴籽”大赛。
示范创建融力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核心任务和评价标准,深化铸牢“七进”,丰富形式内涵、创新方法路径,推动形成一行业一特色、一领域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