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16-01-13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我市处于经济发展重要转型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么,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借鉴2013年银川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资料,同时深入有关部门、企业,就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了解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找到发展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的途径,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 

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总量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最主要的力量。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共有经济活动单位16.43万个,其中公有制经济活动单位2.68万个,非公有制经济活动单位13.75万个,占全部经济活动单位83.69%的比重。可以看出,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在非公有制经济活动单位中,个体、私营经济以其特有的旺盛活力与灵活机制,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详见表一):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果和贡献 

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较快发展的新时期,在推动全市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创造税收、工业发展、优化投资结构和繁荣城乡消费市场,社会建设的贡献、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73.49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643.4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63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9.47%。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占GDP的比重也稳步提高,占据了经济“半壁江山”,成为我市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成为我市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为缓解我市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共有城镇就业人员72.77万人,其中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16.35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56.42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77.53%的比重。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就业岗位的增多,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3、对缴纳税收的贡献: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财政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共缴纳税收95.86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缴纳税收13.77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税收82.09亿元,占全部缴纳税收85.64%的比重。因此,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创造的税收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已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 

4、对工业发展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效应的逐步显现,非公有制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拉动力。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2.16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2.6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9.5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81.18%的比重。因此,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空间广阔,成为我市工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作用。 

5、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民间投资日趋活跃,成为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来源。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40.6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908.40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79.06%的比重。因此,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丰富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优化了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成为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力量。 

6、对消费品市场的贡献: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方便居民生活、繁荣城乡消费品市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06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62亿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86%的比重。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借其经营的灵活多样、网点分布广、价格优惠、服务周到等特点,其总量规模、经营领域、发展层次不断提升,成为我市繁荣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 

7、对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的贡献:近年来,我市把引导、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人士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履行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截止2013年底,银川市“百企帮百村”光彩扶贫工程已有130家非公企业与130多个贫困村签定了村企共建协议。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人士共捐赠光彩扶贫互助资金120万元,分别对我市6个县(市)区的10个移民吊庄贫困村进行产业帮扶。 

8、对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近年来,我市积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推荐工作,大力举荐符合条件的非公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扩大非公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比例和范围。据统计,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有56人担任银川市人大代表,占人大代表总数的18.67%;79人担任银川市政协委员,占政协委员总数的29.04%。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银川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提速发展的“快车道”,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和干扰,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企业规模较小,结构层次较低 

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在我市13918个非公有制企业中(不含个体经济单位),规模以上企业为1071个,仅占全部非公有制企业7.70%的比重,还不足十分之一。总体上看,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偏小,大企业大集团数量较少,缺少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而且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传统行业多、新兴行业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少;加工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事传统产业的占74.39%,而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仅占2.55%,整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 

2、企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管理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对引进的人才,在行政、工资关系、人事档案、统筹保险、职称评定等方面还没有真正理顺,使得一些人才对留在非公有制企业缺乏安全感,以致人才大量流失,企业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非公有制企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全部就业人员8.30%的比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全部就业人员6.33%的比重;具有技师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仅占全部就业人员0.99%的比重。目前,大多非公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主要依赖于引进、吸收,很多企业基本上属于“小打小闹”式的模仿生产,有的企业还停留在对原有技术装备的修修补补层面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关键是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短缺。 

3、市场准入门槛高,垄断行业进入难 

虽然国家放宽了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条件,明文规定“非禁即入”,但在一些领域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垄断行业等市场准入门槛依然较高,有政策却难进入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一些外资可以进入的行业,非公企业也难以进入,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非公企业的投资和存在发展空间。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银川市非公企业在金融、电力、信息传输、科学研究、教育、文化事业等领域的投资仅占1.96%,不足2成。从我会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看,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铁门”、“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86.7%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行业垄断进一步加强。 

4、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突出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非公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其一,我市金融机构数量少,业态不丰富,金融产品短缺,供给不足,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其二,非公企业很难从银行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因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及龙头企业,对于大多数非公企业而言,由于资信较差,不确定性较大,银行对其放贷依然十分谨慎。加上贷款手续繁,贷款额度低,归还期限短,担保体系不健全,造成急需资金的非公企业往往求贷无门。据统计,在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数据中,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重不足10%。其三,资本市场融资门槛较高,而非公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大多数企业还是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中融得资金,导致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限制了非公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从我会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看,83.4%的被调查者认为民营企业融资难状况没有得到缓解,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 

5、服务意识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某些政府职能部门和具体办事人员,把分内的工作当成对别人的恩赐,办事推诿拖拉,层层设卡,甚至横生枝节,很容易办的事情就是拖着不办,来回折腾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两头热、中间冷”的中梗阻现象:即上面领导重视,政策宽松,下面民营企业家积极踊跃,而中间某些政府部门及办事人员不温不火不作为,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挫伤了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去年,我市进一步清理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集中审批制,但就目前运行而言,企业家反映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仍存在程序复杂,环节过多等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未达到预期目标。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企业需要的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法律援助、技术推广以及企业融资、信息、培训等得不到有效帮助和支持。部分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和效率不高,行为不规范,收费较高。从我会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看,有近30%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不明显或没有改善,对我市在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方面满意度较低仅为23.3%。 

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和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需要政府、企业自身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共同努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前我市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有利时机,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与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联合、参股、改组,走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路子。要从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向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集团化方向发展,逐步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大企业集团,走规模经济之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从传统产业逐渐渗透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三是引导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非公企业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等规章制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 

2、建立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每年定期举办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招聘供需见面会。利用当前国家国企改革的有力时机,从国有企业引进人才。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创办、领办非公有制企业。二是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匮乏和流动性大的问题,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人才中介机构,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人才信息库,有针对性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人才。三是鼓励有能力的非公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究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非公企业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四是积极组织和推动产学研联合,引导和支持非公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支持和服务机构建立合作联盟,解决非公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培养专业人才。五是引导非公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非公企业。 

3、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 

一是要打破行政性行业垄断,实行开放式的行业投资准入政策。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外商投资可以进入的领域,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都应允许非公企业进入。二是贯彻落实“非公经济36条”和“民间投资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园区建设、市政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三是政府每年要从建设项目计划盘子里,筛选拿出一定数量的项目向社会公布,如养老机构、学前教育等项目,明确项目建设的选址、规模、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四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滨河新区工业园、阅海湾商务区、综合保税区、生态纺织园、科技园、开发区等产业集中区的建设和运营。 

4、推进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股份制银行和境外银行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金融机构的数量,增强金融供给。二政府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非公有制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三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减小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将企业盈利的相当部分用于增加资本金,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四是积极扶持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上市融资,尤其要引导中小企业抓住“新三版”市场,积极争取上市融资。目前我市已有15家企业在“新三版”挂牌上市,市政府已根据相关政策兑现补助资金3310万元。五是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举办金融产品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形式,积极搭建非公企业与金融机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我市的优秀项目和优秀企业,扶持非公有制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5、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为非公企业服务的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消除政策执行的“中梗阻”现象。二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采取一企一策、一门受理、全程代办等服务方式,营造高效办事的服务环境。三是支持建立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行业协会等非赢利性中介组织;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享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四是加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和《银川市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已有政策的落实力度,并结合非公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取消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法规性、政策性障碍。